高山流水书法论坛
请你在此登入,才能进入论坛,欣赏只有会员才能看到的精品和视频。
高山流水书法论坛
请你在此登入,才能进入论坛,欣赏只有会员才能看到的精品和视频。
高山流水书法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高山流水书法论坛

高山流水书法学习园地
 
首頁會員註冊Latest images登入相冊搜尋高山流水欢迎您书法家的故事 Folder_big1
搜尋
 
 

結果按:
 

 


Rechercher 進階搜尋
最新主題
» 000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六 2月 03, 2018 6:31 pm 由 老泉

» 书谱000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六 2月 03, 2018 6:00 pm 由 老泉

» 集字聖教序台湾陈忠建临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12月 07, 2017 2:25 pm 由 Admin

» 台湾陈忠建书法学堂临《胆巴碑》(1--123集)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五 9月 08, 2017 2:14 pm 由 Admin

» 趙孟頫《湖州妙嚴寺》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五 8月 25, 2017 8:35 pm 由 Admin

» 颜真卿《祭侄稿》【陈忠建书法学堂】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五 8月 25, 2017 8:25 pm 由 Admin

» 颜真卿《祭侄稿》【陈忠建书法学堂】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五 8月 25, 2017 8:24 pm 由 Admin

» 请群友发表作品在此展示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二 8月 08, 2017 3:10 pm 由 Admin

» 12312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日 1月 08, 2017 6:20 pm 由 Admin

五月 2024
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
  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  
日曆日曆
關鍵詞
2
合作伙伴
免費論壇

免费论坛




 

 书法家的故事

向下 
前往頁面 : 1, 2, 3  下一步
發表人內容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06 pm

王羲之与鹅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任伯年 羲之爱鹅图轴
 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,王羲之有他特殊的癖好。他很喜爱鹅,白鹅昂首的姿势,性格高洁,鹅的脖子细长,并有弹性,当鹅的脖子摆动时,自然形成一幅曼妙的舞姿。王羲之喜欢白鹅,传说也与他钻研书法有关。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,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,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。王羲之模仿它的形态,挥毫转腕,所写的字雄厚飘逸,刚中带柔,既像飞龙又像卧虎。清代有位书法家包世臣,对此种情状作诗曰:“全身精力到毫端,定台先将两足安;悟入鹅群行水势,方知五指力齐难。

  一天,王羲之乘船出门访友,忽见前面清清的池水上,一群白鹅在戏水,互相嬉逐,它们是那样的矫健俊美。王羲之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白鹅的种种姿态和戏水的情景,一时被这景像迷住了,久久不愿离去。于是他便向艄公打听,养鹅的主人是谁。艄公说:“这群白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,你要是喜欢白鹅的话,何不将它买下。”王羲之听了艄公的话,随后找到那位道士的家中。道士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,探明了王羲之的来意后,心中暗暗高兴,却不露声色地说:"我这鹅是不卖的,倘若右军大人一定想要,请抄写一份《道德经》来换吧。王羲之欣然同意。

   回家后,王羲之当即就写了起来,几天后一本《道德经》就写好。王羲之就用这闻名于世的《道德经》换回了山阴道士的一群白鹅。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还写了一首诗来叙述这件趣事呢!“山阴道士如相见,应写《黄庭》换白鹅。”(《黄庭》即指《道德经》)。



   王羲之小楷道德经 更多请浏览>>>>>>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07 pm

王羲之错把墨汁当酱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王羲之年少的时候,为了写好书法,每天都不停的勤练,每当写完了字,就在门前的那口水池里洗毛笔、砚台。时间一久,池水都变成黑的了,因此,当时的人称那口水池为“墨池”。

  有次,王羲之聚精会神的在练字,都忘了吃饭,他母亲就叫家僮给他端了一盘热腾腾的馍馍和一碟酱。家僮几次催他趁热快吃,王羲之都只随便的应了几声:“好啦!就吃!”。头也不转的又提起笔来挥洒。家僮没有办法,只得去禀告夫人。

  不料当王夫人到书房时,却见王羲之手里正拿着一个蘸着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,还嚼得津津有味,而且嘴角尽是黑黑的。母亲又急又疼的把他手中的馍馍抢下,问他馍馍味道如何,他点头说:“很好,很好!就是这酱味道有点苦!”夫人又好气又好笑:“傻儿子!墨汁怎么可以当酱呢?”

  看到王羲之学书法如此专注、刻苦,母亲无奈的摇摇头,自然也十分高兴,王羲之的书法将来必定有很高的成就。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09 pm

王羲之与兰亭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王羲之是中国享有盛名的书法家,最有名的作品是兰亭序。唐太宗以后,兰亭序已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。兰亭序的摹本、刻本之多,为古今之冠,更有不少人写文章专门讨论这帖。有史以来,从没有第二件书迹如此受到重视的。



  兰亭,兰并不多,竹却不少。绕亭一泓碧水,隔岸丛丛翠竹。河上架桥,竹作扶手;桥上竖立拱门,竹为门楣;门后一亭,则是竹筋竹骨的“全竹席”,竹棚、竹门、竹窗、竹椅、竹几、竹杯……眼见是竹,手触是竹,也许是兰竹皆为文人雅士所爱吧,总之,初见兰亭,反觉得它称为竹亭兴许更准确些。

  兰亭的得名,相传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,汉代又在此设过驿亭。而帮助兰亭出名的是王羲之。兰亭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段沉寂和没落,现在的兰亭,系明代嘉靖年间重建,1980年全面修复的。

  中国古来就有“修褉”的风俗。每逢春花三月,兰蕙送香的时候,古人就采取百花香草,洗澡洁身,祭神欢宴,以避灾祸。“修褉”原来在每年三月上巳(ㄙ)日举行,魏晋以后,固定在三月三日,从洁身祭神,洗除不祥的原意,又逐渐转变为玩赏景物,饮酒作诗,临流聚会的“野宴”大会。参加的高人雅士坐在曲折的溪水两旁,司令的人斟酒一杯,放入溪水漂流,看溪水把酒杯冲到那个人的面前,他就拿起杯来喝酒,喝完后要作诗一首。从杜甫的丽人行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诗中,可推想当时热闹的情景了。如果你现在来到兰亭的流觞亭前,就会见到一弯溪水,逶迤流淌。水深不盈尺,水面宽不及一米。两岸皆块石为坡,且间有突起的石块,显然是作石凳用的,可以坐人。话说穆帝永和九年(西元三五三年)三月初三,三十三岁的会稽内史王羲之和太原孙统、孙绰,广汉王彬之,陈郡谢安,高平郗昙,太原王蕴等父子辈四十一人,就列坐曲水两旁,装有酒的“觞”(酒杯)就在弯弯曲曲的水上漂流,水流时急时缓,觞也就时飘时停。觞停在谁面前,谁就得赋诗一首,各咏四、五言诗。赋不出诗便罚酒一杯。据说游戏中有11人各赋诗二首,15人各赋诗1首,雅集行将结束时,众人公推王羲之作一兰亭序雅集的序文。王羲之当时已有几分醉意,拿起鼠须笔,在蚕繭纸上面,顷刻写就,文章和字均为一时之冠,人们推为千古杰作。



文徵明 兰亭修褉图卷

  “兰亭集序”文风清秀、语语珠玑,是古代序跋散文中的妙品,更珍贵的是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之颠。此序共二十八行、三百廿四字,字字“天马行空,游行自在。”凡重复的字,写法各不相同,如五个“怀”字、七个“不”字,不同的位置,不同的表现,都依类赋形,千变万化。其中“之”字多达二十字,有的如楷书工整,有的似草书流转,但都大小参差,千姿百态,令人赞叹不已。王羲之酒醒后,连日再写几十本,总觉不如第一次写的,因而更加珍惜,秘藏在家里不轻易示人,并且嘱咐子孙,妥善保存,做为传家之宝。



  过了流觞亭,前面还有右军祠和御碑亭。右军祠建筑结构奇巧,周围环水,水上建堂,堂中有廊,廊旁有池,池中有亭,亭旁过桥。房子里可见天、地、日、月、星五景,墙壁上书法可读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五代。那御碑亭内,陈列着一块高6.8米,宽2.6米的大石碑,据说净重达1.9万公斤,是我国最大古碑之一。当然碑的价值关键不在大小,这块碑的价值在于正面为康熙皇帝手书的《兰亭集序》,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写的一首七律《兰亭即事》。祖孙两代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,绝无仅有,堪称国宝,俗称“祖孙碑”。

  兰亭里也有一“父子碑”。传说有一天,王羲之拿着毛笔正在写"鹅池"两个字。刚写完"鹅"字时,忽然朝庭的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的家里。王羲之只好停下笔来,整衣出去接旨。在一旁看的王献之,他看见父亲只写好了一个"鹅"字,"池"字还没写,就顺手提笔一挥,在后接着写了一个"池"字。两字是如此相似,如此和谐,一碑二字,父子合璧,更是成了千古佳话,成就了这块“父子碑”。

  兰亭因王羲之出名,王羲之因书法出名,故而进得兰亭,都围绕书法布局设计。御碑亭西南,新建了一座兰亭书法博物馆,犹如一处世外桃园,环境十分幽静雅致。

  此外,还有一处叫小兰亭的,“兰亭”二字为康熙所书,因无数游客抚摸而碑文渐平,有文人称之为“君民碑”。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0 pm

[b]戒珠寺 [/b   绍兴市区东北隅昌安门内的“戒珠寺”,陈列着“书圣”王羲之的文物。这里原是王羲之的老宅,“戒珠寺”是王羲之终生的内疚。

  相传王羲之有两样所好,一是爱鹅,一是癖珠。王羲之为了让十指灵活有力,增加书写的气势,他随身都佩带一颗晶莹剔透、珠润玉圆的明珠,不时握在手掌中,来回摩挲。一天,王羲之手搓明珠站在池畔观赏白鹅戏水,忽然家僮通报一位僧人前来造访,王羲之随手将明珠放在桌上,与这位僧友叙谈。其间,又有人来见王羲之,王请僧人稍候,出去会另一客人。回来后,桌上的珠子却不见了,王羲之就怀疑是这位尘外之人,欲心未净,虽不便明言,但脸上流露出鄙夷之色。僧人见状,顿感冤屈,却有口难辨,只好怏怏而去……这位僧人无端遭此不白之冤,伤心过度,竟然茶饭不思,没多久就以“坐化”为名,不吃东西饿死了。

  没想到,王羲之家中的一只大白鹅突然也病怏怏的不吃不喝,没几天死了。家人感到奇怪,剖开鹅的肚肠,竟发现了那颗明珠。原来那天大白鹅误把明珠当饲料吞进肚里了。王羲之非常难过,深感自己错怪了那位僧友,悔恨交加,十分悲痛,自己竟然为了一颗俗物,而怀疑、伤害自己最真挚的朋友,实在太卑鄙了。自此他戒绝了玩珠之癖,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僧人,于是就把整座住宅和田园的山林一并捐给了佛门建寺庙,并亲笔为寺庙题写横匾“戒珠寺”,悬挂门上,用来悼念僧人也告诫自己。

  他将住房改建成“戒珠寺”,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,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,不能轻易怀疑人家,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。后王羲之西归,其子遵乃父遗命,将尸体涂以火漆,继续尽其职守,奈火漆难以防腐,后遂以塑像代之,故与他寺独特。而寺起名为“戒珠”,一是取《法华经·序品》中“精进持净戒,犹如获明珠”之禅意,二是阐明舍宅之本意。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1 pm

袒腹东床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东晋时,王家和谢家都是大的家族,社会地位高,时人称他们为“王谢”。我们看羊土谔的诗:“山阴道上桂花初,王谢风流满晋书”,就可相像出来,王、谢家的地位是多么崇高了。

  正因为王谢是大家,当时的太尉郗鉴,就想在王家挑选女婿。郗鉴这个女儿,才貌双全,郗鉴爱如掌上明珠。这么一个宝贝疙瘩,得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。郗鉴觉得王家与自己情谊深厚,又同朝为官,听说他家子弟甚多,个个都才貌俱佳。一天早朝后,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。王丞相说:“那好啊,我家里子弟很多,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,凡你相中的,不管是谁,我都同意。”郗鉴就命心腹管家,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。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,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。寻来觅去,一数少了一人。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,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,对太尉觅婿一事,无动于衷。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鉴报告:“王家的少爷个个都好,只是他们听到了相公要挑选女婿的消息以后,个个都打扮得齐齐整整,装模作样的循规蹈距;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,袒腹躺着若无其事。”郗鉴说:“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!”于是马上派人再去打听,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。郗鉴来到王府,见到此人既豁达又文雅,才貌双全,当场下了聘礼,择为快婿。现在我们流传的“东床坦腹”、“东床快婿”的成语,就是指这个故事。

  郗鉴为什么会选中王羲之呢?他大概认为这个青年纯真,不矫饰做作,而且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,精力集中于其书法事业上,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,有这样的钻劲、迷劲,是不愁不成才的。
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2 pm

吃饺子的感悟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一天,王羲之路过集市,见一家饺子铺门口,人声喧嚷,热闹非常。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,分外惹人注目,上面写着“经此过不去,知味且常来”十个字,横匾上写的是“鸭儿饺子铺”。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,缺少功夫。
  王羲之看罢,心中暗想:这样的赖字,也配写匾?又一琢磨:“经此过不去,知味且常来”。——好家伙!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,竟能如此夸口?
  走近一瞧,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,设在一道矮墙旁边。包好的白面饺子,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,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,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。一锅下满,不用招呼,“小鸟”就停飞了。等到这锅饺子煮好,捞完,“小鸟”又排队一样飞来,准确无误。
  王羲之十分惊奇,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,要了一大碗饺子,然后坐下。这时他才发现,饺子个个玲珑精巧,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,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!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,慢慢地送到嘴边,轻轻地咬了一口。顿时,清香扑鼻,鲜美满口。不知不觉间,把那一大碗饺子,全吞到了肚里。
  一顿饱餐之后,王羲之对自己说: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!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,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,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,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——想到这里,他便问店伙计:“请问店主人在哪里?”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:“回先生,店主人就在墙后。”
  王羲之绕过矮墙,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,一个人擀饺子皮,又包饺子馅,转眼即成,动作麻利极了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包完之后,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,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。
  老人的高超技艺,使王羲之惊叹不止。他赶忙上前问道:“老人家,象您这深的功夫,多长时间才能练成?”老人答道:“不瞒你说,熟练需五十年,深熟需一生。”
  听了这话,王羲之沉默了一会,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。然后又问:“您的手艺这样高超,为什么门口的对子,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?”
  老人气鼓鼓地说;“先生有所不知,并非老身不愿意请,只是不好请啊!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,就眼睛向上,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。其实,照我看,他们写字的功夫,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!”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,可是王羲之听了,觉得脸上火辣辣的,羞愧难当。于是,他特意为老人题写了招牌、对联,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家,贴在门上。这以后,老人的饺子铺名气更大,生意也越发兴隆了。王羲之也更加虚心,刻苦地练习,后来成为名扬天下的大书法家。
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3 pm

王徽之“雪夜访戴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王徽之,字子猷,王羲之子,官至黄门侍郎。性爱竹,尝曰:“何可一日无此君邪!”。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里记载着一则他“雪夜访戴”故事,历来为文人所称道。

  王徽之在山阴县住的时候,一天晚上突降大雪。他看到皑皑白雪心生感慨,马上叫下人斟了酒来,一个人在屋里踯躅彷徨,吟诵左思的《招隐诗》。忽然,王徽之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戴逵。戴逵(?~396年):字安道,东晋学者,著《释疑论》反对佛家因果报应说,擅雕塑、书、画、鼓琴。屡征不仕,《晋书》卷94有传。戴逵当时在剡县,离王徽之这里还有很远的距离。王徽之根本就不管这些,他命令下人备船,深夜冒雪向剡县前进。   

  经过一个晚上的水陆跋涉,第二天早晨来到剡县。到了戴逵家门前,王徽之突然停住了,他告诉下人,不和戴逵见面了,原道返回。下人很是不解,就问他原故。王徽之说:“我本来是乘兴而来,兴尽而返,见不见戴逵根本就无所谓。”

  王徽之的行径,任性随意,旷达通脱,显示出魏晋时期,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。不失清高和风雅,因而“雪夜清兴”之事历来很为后人称道。




王徽之新月帖
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4 pm

王献之擦壁易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当年,王献之经过几年的学习,书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,常常得到父亲王羲之和长辈的称赞。被夸多了,不禁自大起来,以为自己的功力已深,可到处替人题诗写字,因此就不再下工夫临池练帖了。
  有一天,他父亲王羲之宴请友人,杯盏交错,一时书兴勃发,提起笔来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诗。然后乘兴和客人一起出去赏玩风景了。待父亲走后,心高气傲的王献之,面对墙壁的书法并不服气,他就照着墙上的字临摹几遍,然后他偷偷的把墙上的字擦掉,在原来的地方模仿父亲的字迹重新写过,左看右看,自认为无人能分辨真假。
  哪知王羲之回来后,看到墙上的字不禁纳闷,细细的看了好久,竟搔搔头叹口气说:“莫不是老酒喝多了,竟写出这么拙劣的字,唉!”王献之在旁边听了,顿时脸红心跳,十分不安。从这以后,他才明白,不下功夫是不可能超过父亲的。从此,他不再盲目自满,而是更加刻苦练字。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6 pm

铁门限与退笔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智永是南北朝时代陈朝永欣寺的和尚,名叫法极,别号永禅师,浙江会稽县人。本姓王,是东晋王羲之第七世孙。大约生在梁武帝年间,死于隋炀帝即位初年。他身历梁、陈、隋三个朝代,活了将近一百岁的高龄。
  智永的书法,以羲之、献之父子为宗师,笔力纵横,能综合各种书体的特色,尤其擅长草书。他建了一栋楼房,每天专心在楼上习字,他写字很勤,曾立誓:“学不成,决不下楼。”后来果然苦学有成,成了著名的大书法家。当时远近人士,慕名求书的很多,每天络绎不绝地从大门进进出出,连门槛儿都给踏穿了。于是智永在门槛上包了层铁片,这就是当时人人知晓的“铁门限”。
  智永把写秃的笔头,放在大竹筐里,前后卅多年,日积月累的,居然装满了五大篓秃笔,后来他还特别把这些破笔埋起来,取名:“退笔冢”,并且写文章记叙这个因缘,由这个故事来看,我们可以想像他学习书法的毅力和专心。


智永《真草千字文》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7 pm

“臣书第一,陛下亦第一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,尤其擅长隶书。早在刘宋朝,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,赞叹不己,说:“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(献之),其骨力内涵,外貌风仪更不一般。不可小看。”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,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,则又是王导的从子、从孙。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。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,字写得好,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,曾著《书论》一篇。所以宋文帝如是说。
   至齐代,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,遂成海内名家。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,即帝位后,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。建元中(公元479—482年),太祖召已是丹阳(今江苏镇江)尹的王僧虔来朝,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。王僧虔只得从命。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,挥毫逞兴。作书完毕,太祖十分得意地问:“联与公卿书法,谁是第一?”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:“臣书第一,陛下亦第—。”太祖心里明白,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,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,出如此狡黠之语。于是反问道:“第一就是第一,怎么会有两个第一?”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:“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,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。”经他这样一解释,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,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,说:“公卿可真会说话,既不失之自信,又不得罪人,真可谓善自为谋啊!”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。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代名人法书精品。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19 pm

唐太宗练字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,他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,在我国书法史上,他也取得了非凡成就,他的书法笔画爽利,激越跌宕而又浑然天成,他还是第一个以行书写碑的书法家。

  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,潜心研习书法。尤爱王羲之书法,曾下诏重金征求羲之遗墨,并自撰《王羲之传》。对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更是着了魔似的喜爱,一直置于枕边,常于半夜把烛临之,甚至临死前立下遗诏,将这天下第一行书真迹陪葬自己葬入地下。

  他也善于向当时的书家学习,经常与大臣虞世南、欧阳询、褚遂良等切磋书艺。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,精通古今,文章书法下笔如神,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,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。

 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,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“戈”字最难写,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。有一次,他练习“戬”,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,于是便故意将“戈”字空着不写,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。

  随后唐太宗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,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:“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的字?”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,始终含笑不语。这时,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:“是像还是不像,你怎么不说话?”魏征连忙说道:“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。”唐太宗说道:“你直言无妨,朕恕你无罪。”这时魏征才奏道:“据臣看,只有‘戬’字右半边的‘戈’旁最似,其余的均相去甚远”。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,感叹不已,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,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,要想学有所成,必须痛下苦功。

  李世民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,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。



李世民《晋祠铭》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21 pm

张旭判状得教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张旭是一位草书大家。他非常爱喝酒,经常喝得酩(mǐng)酊(dǐng)大醉,并呼喊着奔跑,然后他才拿起笔来作书。他所书写出来的作品都是狂草。有时他还发疯般地用头蘸墨写字,清醒以后,他反复观赏自己书写的作品,世人称他为“张颠”。张旭真草兼擅,他的书法为时人所喜爱。
  有一年,他被派到常熟当县尉。上任后十多天,有一个老人拿着状纸来告状。张旭了解案情后,作了判决,老人走了。过了几天,老人又来了,张旭生气地问老人:“你怎么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,再来麻烦我呢?”老人说:“其实,我不是来告状的。因为看到你写的字是那样美妙,想收藏它作为珍品!”张旭听了,觉得不寻常,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。老人说:“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十分喜爱书法,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。”张旭请老人拿来作品观看,的确是天下难得的佳作。于是,他反复学习、研究,从中明白了许多书法的奥妙。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24 pm

欧阳询“写”《朝日新闻》报头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
《朝日新闻》报头

 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,字信本,唐潭州长沙县(今湖南长沙)人,他练习书法很刻苦,博采众长,精通八种书法,自成一家,人称“欧体”。

  欧阳询善于学习。有一次,他出使归来,骑马路过一处荒郊野外,在乱草丛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,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。走出几里后,又返回来,下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,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。当晚,他回到了住处,彻夜难眠,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。第二天,天一亮,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,反复揣摩,并铺开纸,一笔一画地临摹。就这样,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,直到索靖草书的笔法融会贯通,了然于胸,才高兴地离去。

  欧阳询的书法在日本也有很多崇拜者。《朝日新闻》是日本较有影响的报纸,刊名就是欧阳询“写”的。《朝日新闻》1888年在日本东京创刊,欧阳询死于641年,二者之间相差一千两百年,欧阳询如何替《朝日新闻》写报头呢?

   原来《朝日新闻》在东京创办时,有几位筹备委员是当时的书法家,他们尊崇欧阳询的书法,因此找出欧阳询的《宗圣观记》,从中选出“朝”“日”“闻”三个字用双钩法描成“填本”,但帖中没有“新”字,他们就用“親”和“析”字分别剔除“见”和“木”,合成“新”字,就这样四个饱满瘦劲的《朝日新闻》四个字成报头字就出现在全日本的眼前了。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25 pm

“颜筋柳骨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在中国民间说起学习书法,往往称道“颜筋柳骨”,当作学书者的楷模。“颜筋柳骨”,是分别指书法家颜真卿(709一785)和柳公权(778—865)的艺术特色。   

 先谈“颜筋”。颜真卿的书法,雄强浑厚,韧若筋带,世称“颜体”。俗话说:“书如其人。”欲识颜书,得先知其人品。

 那是天宝末年,叛将安禄山在渔阳敲响了鼙鼓,铁骑南犯,河北郡县望风披靡。唐玄宗闻乱叹道:“河北二十四郡,难道无一忠臣吗?”不久,即闻平原太守首举义师,屡挫贼锋,河北十七郡起而响应,共推其为盟主,聚兵二十万临敌,致使安禄山叛军首尾不能相应,既不敢南向江淮,又不敢急攻潼关。这时,唐玄宗遂又惊喜道:“朕不知平原太守何许人也,竟能若是!”

 这位堪称中流砥柱的平原太守,就是书法家颜真卿,时年四十六岁。

 正是这一年,颜真卿在平原(今山东属县)写下了《东方朔画像赞碑》。碑书笔笔凝重,字字磐石,筋强骨硬,严正峻峭。书法家将其誓死御敌的浩然正气倾注到笔端,化作其艺术的风格了。

 二十八年后,颜真卿已是七十四岁的老人了。他又奉旨去劝谕叛迹已昭然的藩镇李希烈部。这是他的政敌为他设下的陷陕。他明知是险途,但却凛然就道。既至,李希烈养子千人,拔刀横目,汹汹欲试。颜真卿精神矍铄,举止自若,色不少变。叛军未敢贸然动手。

 李希烈欲称帝号,胁迫颜真卿为其宰相。颜真卿守节不从,斥贼为逆,正气浩然。叛将为之失色。李希烈遂拘禁颜真卿,并挖下方丈大坑,传言说:“若不从,即坑之。”颜真卿视死如归,岿然曰:“死生有分,不用罗嗦!”李希烈亦束手无策。

 后来,王师势振,李希烈虑有不测,又命架薪浇油,点起大火,告之曰:“若再不从,立遭火焚。”颜真卿愤然举身投火,又被救止。

 早在这之前,颜真卿度贼势难久,而自身亦难免,遂给朝廷写下遗表,又自己撰就墓志、祭文,并指寝室西壁下说:“此吾葬身之处也!”

 果然,最后叛军情势危急,遂将颜真卿勒死,时年七十六岁。

 颜真卿一生,刚正不阿,忠贞不渝,临死不屈。他为人的品格同其书法的风格一样,浑厚坚韧,正大方严。

 颜体书风没有初唐书风(以欧阳询、虞世南等为代表)的清丽秀媚,却有着盛唐雍容伟壮的风姿。

 人们谈起颜书,多指出它最明显的待色是“蚕头燕尾”、“横轻竖重”。

 何谓“蚕头燕尾”?颜体横、竖笔的起端,下笔时均运用藏锋,而后顿转,故起端形若“蚕头”。它的每一捺笔末端,临终则着力顿挫,再起笔轻轻挑出捺锋,其状若“燕尾”。

 何谓“横轻竖重”?即书写横笔时,用力较轻,笔划也略细,而书写竖笔时,贯注全力,笔划也较重。

 前者给人以力透纸背的感觉,造成了笔力千钧的艺术效果。后者字字都给人以厚度感,具有浮雕美的艺术特色。

 颜书碑帖流传至今的有七十多种,近年还有新的发现。颜体楷书的代表作有《千福寺多宝塔碑》、《东方朔画像赞碑》、《麻姑仙坛记》、《颜帷贞家庙碑》等等。行书名作有《祭侄季明文稿》、《争座位帖》、《刘中使帖》等等。这些都是千余年来学书者争相临摹的范本。

 谈及颜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,清人王文治有诗曰:“曾闻碧海掣鲸鱼,神力苍茫运太虚,间气古今三鼎足,杜诗韩笔与颜书。”作者认为,古往今来,其作品犹如大海搏鲸,神力冲天的,只有三家:杜诗、韩文、颜书。

 在中国书法史上,自王羲之创新以来,王体统治书坛达数百年。唐初书法名家辈出,但皆袭晋人笔意,无所建树。至颜真卿出,始创新书体,体现了盛唐的时代风格,唐代方可言有书法。尔后,宋初书家学颜体,犹如唐初争学王体一样。故宋人有“学书当学颜”的诗句。

 次谈“柳骨”。柳公权,字诚悬,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。故世人如同称“李杜”、“韩柳”一样,并称其为“颜柳”。

 柳公权书法,初学王羲之,继学颜真卿,并兼采历代书家之长,熔为一炉,自成一体,即“柳体”。柳体间架严谨,风骨挺拔,故有“柳骨”之谓。柳书的代表作有《玄秘塔碑》和《神策军碑》。

 柳公权二十九岁才中进士,初做地方小吏,世不知名。四十几岁时,唐穆宗李恒在寺庙中偶然见到柳公权笔迹,甚为赞赏,思慕其人,柳公权方拜为京官,成为皇帝身边的人。柳公权活了八十八岁,历仕七个皇帝,为官五十余年,官至太子太极,太极,少师。

 史载,柳公权的为人品格,颇似其书风,字字严正,笔笔铮骨。

 相传,唐穆宗在位,荒唐放纵,臣下少有敢谏者。有一次,穆宗问书法运笔如何才能恰到好处,柳公权借机回答说:“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。”穆宗听出了弦外之音,气得脸色都变了。这就是世传的“柳学士笔谏”的佳话。

 唐敬宗李湛,目光短浅,禀性猜疑,无甚作为,却喜颂扬。有次,他在便殿召对六位学士,当谈到西汉文帝崇尚节俭时,就举起袖子说:“朕这件衣服已浆洗过三次了!”学士们纷纷称颂他节俭美德,唯独柳公权一言不发。敬宗遂问他为何不说话,柳公权说:“主宰天下的君主,应该进用贤良,斥退不肖,赏罚分明,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。陛下穿件洗过的衣服,同治国安邦的大功大德相比,这只不过是件区区小事啊!”在场的大臣听了都吓得发抖,柳公权犯颜直陈,却毫不畏惧。

 柳公权刚正不阿的品格与其风骨峻峭的书法相表里,均为时人所推崇。公卿王侯们常常以重金聘他书碑。谁家为先人立碑如得不到柳公权的手书,就会被人讥为不孝。外国人来中国贡纳、贸易,也往往另备一份重金,叫做“购柳书”钱。

 柳公权因此家富巨万。他把大宗金银财宝都交给家奴去管,经常被窃去,也不在意。有一次一笥金银酒器又被家奴盗用。柳公权知道了,也只笑笑说:“银杯化羽逸去了。”不予追问。然而,柳公权的笔墨纸砚,图册书籍,都亲自保藏,家人也不得与闻。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27 pm

取而代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,即苏、黄、米、蔡四家。苏是苏轼,即苏东坡;黄是黄庭坚;米是米芾;这都无可非议。可“蔡”呢?有人说是蔡京,也有人说是蔡襄,到底是谁呢?其说不一。
  最通常的说法是,本来这个蔡是蔡京,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,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,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。在宋哲宗元佑年间,他为了排除异己,把司马光等人称作“奸党”,并亲自写碑文,写上他们的“罪状”,刻成碑立在全国。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,结果都被坎头处死。等到蔡京一死,人们马上把那座“元佑党人碑”砸个粉碎。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、童贯、杨戬,并称为“四大奸臣”。
  蔡京人品极坏,人们怎能容忍他在“四大书法家”的行列之中?所以就把他开除了。可“苏黄米蔡”又说顺口了,就让蔡襄取而代之。
 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,又特别刻苦努力,书法很有特色。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“四家”之首,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。
 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,而且人品极好。他在朝为官时,敢于直言,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。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,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,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,为当地人民所欢迎。
  由此看来,人品比书品更重要,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,不会做好事,人民一定要垂弃他,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28 pm

米芾学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米芾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他小时候很是喜欢书法。但由于年少喜欢玩耍,写字时老是不安心,老是想着其他生活中的趣事。所以,三四年中他的书法进步很慢,不见长进,老师不再教他。米芾被迫离开老师和学校。

  回到家里,米芾有时感到寂寞无聊,便拿出纸张写的几个字来。

  一日,一位书生上京赶考,路过米芾家门讨口水喝。

  书生在米芾家喝了水,见米芾的书桌子上写的几个字,奇怪地问:“这字是你写的?”“正是鄙人所写。”米芾认为写的不错,很是得意。

  书生说:“我给你写几个字,你看如何?”

  只见书生把纸张往桌子上一铺,用镇纸把纸张抚平了,凝思片刻。拿起笔来,一挥而就。字写的如此潇洒漂亮。米芾看傻了,看呆了。一张嘴张的大大的。书生写完后,说:“你写写看!”于是米芾写了一张又一张,很快写了一大叠。

  书生看后摇摇头,说:“小伙子,如果你想跟我学习书法,必须用我的纸张,我的纸五两银子一张。”米芾心想,你的纸张也太贵了些呀!

  米芾向母亲要了五两银子。

  米芾用五两银子买了书生一张纸,写字高低下不了手,怎么也不肯下笔。

  书生见他不动,问:“为何迟迟不动?”米芾说:“这么贵的纸,想好了再写啊!”

  书生听后笑了,说:“你现在写一个,我看看!”

  米芾琢磨了半天,终于写的一个字。书生看后点点头说:“写字,不光要用劲,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才行。”

  书生上京赶考走了,临走送米芾一个小包,叫他走后才打开。

  米芾送走书生,打开小包。包里不是别的,正是自己买纸的五两银子。

  从此,米芾把这五两银子放于书桌上,作为激励自己学习书法的动力,时刻铭记书生的教诲。并认真学习其他书法家的书法结构,运笔力度和运笔技巧。

  米芾写字后来十分专心,甚至连走路都在思考字的结构和运笔气势。由于他的刻苦努力,终于成了我国一位杰出的书法家。



王羲之《大道帖》(米芾摹本) 纸本,二行,十字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29 pm

落水兰亭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“兰亭序”不管是拓本或摹本,自古以来书家都十分喜爱。元朝的赵孟頫更是酷爱如命。他曾经买到好的“兰亭古拓本”,非常欣喜,乘着船连夜赶回家。不料快到岸时,逢大风浪,船翻覆了,幸好他立于浅水的地方。行李都不见了,他却手持他的“兰亭拓本”,向别人说“兰亭在这里,其他东西都不见了,我不介意”。事后并题了八字于卷首:“性命可轻,至宝是保”,爱惜兰亭到这种地步,真是书坛趣谈。后来的人于是称他的兰亭拓本为“落水兰亭”。
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30 pm

祝允明诗书戏权贵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祝允明是明代书法家,天资聪颖,博览群书,性格豪爽,疾恶如仇。

  有一位知府的儿子,不学无术,又自以为是。有一天,这位少爷写了一篇文理不通的文章,知府看了喜不自胜,到处炫耀自己儿子的“才华”。好多帮闲文人也帮助吹嘘,有人提出一定要请祝允明来给文章题字。

  请帖送到了祝允明家,祝允明也不推辞,看过文章,提笔写下了两行诗句: 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”知府看后,大喜,帮闲们也说好好好,真乃诗文合璧,交相辉映。

  不久,这事被唐伯虎知道了,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,旁边的一个朋友不解,唐伯虎解释说: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写得不知所云;一行白鹭上青天,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离题万里。”

  祝允明与唐伯虎是好朋友,有一年,二人一同到杭州游览。这事被杭州太守知道了,太守想请祝允明在一幅古画上题字,但与祝不熟,于是便请自己熟识的唐伯虎来疏通此事。

  这太守为人吝啬贪财,祝允明想借此机会教训教训他,于是提出要三百两银子做润资。太守只给了一百两。祝便打定了一百两的主意来回敬。

  这幅画叫做《柳堤送别图》,画面上曲曲折折的河堤,四面皆是柳树,小船待发,河岸上一女子正与人依依惜别。祝允明沉吟片刻,便在画的上方写了如下几句:“东边一棵大柳树,西边一棵大柳树,南边一棵大柳树,北边一棵大柳树。”写毕,便派人将画还给了太守。

  太守一看就急了,这叫什么玩艺儿,急忙派人把唐伯虎找来。唐伯虎一看,也觉得祝兄闹得过分了,答应与祝允明交涉此事。

  祝允明见到唐伯虎以后竟然笑了,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的题诗照例是三百两银子,他只给了一百两,我能给他写这么多,就很对的住他了。如果他照三百两银子给,我就把诗补齐,包他满意。”

  唐伯虎只好把这意思转告给太守,太守虽然心疼银子,但事已至此,也只好屈就答应;否则,画毁了,就更亏了。

  祝允明按约来到太守家,坦坦荡荡收下银子,便开始挥笔续诗,不一会儿,续诗写完了,众人观看,只见画面上写道:“东边一棵大柳树,西边一棵大柳树,南边一棵大柳树,北边一棵大柳树。任凭你南北东西,千丝万缕,总系不得郎舟住。这边啼鹧鸪,那边唤杜宇,一声声行不得也,哥哥!一声声不如归去!”

  几句续诗,便把全诗激活,把原本开头几句平淡的诗句也变得有了意义。全诗成了一首带有元曲情调的婉约缠绵的离愁别绪的佳作,人情人景,别有一番滋味,令人拍案叫绝。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31 pm

项元汴:风雅的生意人 莫渔洋 (嘉兴日报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“唐伯虎点秋香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,可能很少有人知道,这故事最早是见于一本叫《蕉窗九录》的笔记,而作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书画收藏家、鉴赏家项元汴。总以为像项元汴这样的收藏鉴赏名家,肯定是一丝不苟,严谨到刻板的人物,想不到他也会玩幽默,玩笑要么不开,一开就是一个流传几百年的风流佳话。

  放到现在,创作了这么个著名小说,肯定要争个著作权、拿个版税什么的,但项元汴根本就不当一回事,因为他有着太多的资本值得骄傲。单是书画收藏一桩,就令人瞠目结舌。根据有关记载,项元汴收藏过的书画作品大概在千余件以上,其中宋、元两代的就有500余件,五代以前的有50多件,而且多为名作佳构。就书法来说,单是王羲之的书迹就有8件,如“平安帖”、“何如帖”、“奉橘帖”、“瞻近帖”等。要知道,现在为学术界公认的王羲之作品全世界也不过20余幅。即使在当时,“瞻近帖”就价值银2000两,而明万历年间每亩田不过价值银1两5钱,也就是说,仅这一件“瞻近帖”就是千余亩良田。此外,像唐怀素的“自叙帖”,宋苏轼的“阳羡帖”和米芾“苕溪诗卷”等,都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。绘画作品中,荦荦大者有顾恺之的“女史箴图”,王维的“山阴图”,韩干的“照夜白图”,赵孟頫的“鹊华秋色图”,仇英的“汉宫春晓图”,唐寅的“秋风纨扇图”等,都是在中国绘画史上排得上号的。这样的作品,拥有其中一件就足于顾盼自雄,像项元汴这样的富赡,大概就是一个国家博物馆也要自叹弗如了。

  这么多的珍品是怎么弄到手的?这大概只有项元汴自己知道了。有人说他家产丰饶,是被王世贞称为“天下富家居首等”的十七家之一,但再多的家产,也买不了这么多价值连城的名家书画。也有人说他善于经商,理财有方,还经营钱庄等生意,以商养藏,这同样不能令人信服。还有种说法,说项元汴是在收藏中流通,在流通中收藏,通过书画买卖来收藏精品,这大概是比较靠谱的。以项元汴的交游之广,眼光之准,生意之精,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。

  做书画生意,最要紧的是要有一双鉴别真伪的慧眼,这一点,项元汴是颇为自信的。一次他对朋友说,王氏兄弟(指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、王世懋兄弟)的眼睛是瞎的,顾氏兄弟(指明代书画鉴赏家顾从德、顾从义兄弟)的眼睛是眇的(即近视眼),只有文征明是有两只眼睛的,但文征明已经死了,当今天下只有我和你是有两只眼睛的了。说朋友“具两眼”那是客套,说自己“具两眼”那才是真心话。他所收藏的书画基本上是真品、精品。这也许得益于他聘请的“外眼”。为了确保藏品质量,项元汴请以鉴别宋代书画闻名的“文氏二承”,即文征明的两个儿子文彭(字寿承)、文嘉(字休承)长住项家,专门为他从事鉴别。藏书家钱曾在《读书敏求记》中说:“项墨林每遇宋刻,即邀文氏二承鉴别之,故藏书皆精美绝伦。”有了这三人六只法眼,项元汴“所藏古器物图书甲于江南”、“海内珍异十九多归之”,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。

  也许项元汴最让人佩服的,不是他的眼光之精,而在于他的目光之远。当漆工出身的仇英刚刚崭露头角时,项元汴就看出了这是一只“绩优股”,邀请他住在自己家里,为仇英及其女儿仇珠提供优越的生活、学习、研究、创作的环境,让他进入“天籁阁”,观摩、临摹项元汴收藏的历代书画精品,一住就是十余年。而仇英也在“天籁阁”的十余年学习中成为一代大家。仇英出名后,项元汴又出高价收购他的画作,一时仇英成了当时市场价格最高的画家。在项元汴的藏品中,仇英的“汉宫春晓长卷”价值两百金,而文征明的“袁安卧雪”仅16两,唐寅的“画篙山十景册”仅24两,相差悬殊。但到了后来,仇英在“明四家”中排在沈周、文征明、唐寅之后列最末,且是四人中唯一没有在《明史》有传的。人们有理由怀疑,仇英画作是项元汴一手炒作起来的,两人之间可谓“双向共荣,各得其所”。当时江南的文书画家领袖董其昌也曾在项元汴家里长住过一段时间,据说还做了项家的家庭教师。此外,陈淳、陈继儒、李日华、周履清等当时最著名的书画名家、学者、诗人和鉴赏家,都与项元汴过从甚密。书画家通过项元汴的收购来提高身价,项元汴则在此过程中广交朋友、丰富藏品,可谓共赢。

  做大生意的都有几分怪癖,项元汴也是如此。项元汴的癖好是在每一件书画后面标上买来的价钱,并且在书画上不厌其烦地遍盖自己的印章,引首、前后隔水、骑缝,都钤满了他各式各样的图章,“项子京精玩印”、“子京珍秘”、“项墨林父秘笈印”、“子京所藏”、“项元汴氏审定真迹”等等,少则近十,多则逾百,这几乎成了项氏收藏最显著的特征。这种做法与历来的书画鉴赏家显然是大异其趣的,项元汴也因此大受后世文人诟病,刻薄者将之比为在美人的脸上刺字,称为“书画一厄”。推想起来,书画上写明价格,或许是告诫子孙在变卖时慎重其事,而遍盖印章,或许是他把玩鉴赏一次就盖一印吧,以致有时同样的印章先后盖了三四次。这种癖好虽不足法,但由此也可见项元汴实在有别于寻常的书画收藏家。

  项元汴(1525-1590),明代收藏家、画家,字子京,号墨林,嘉兴人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33 pm

包公不持一砚归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有一个名字,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芳。这就是清正廉洁、万世景仰的包拯。在宋代,他因整顿吏治、惩治贪官、解除民困而被称为“包青天”,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。

  包公于公元1040年,他42岁时到端州(今广东肇庆)任知州,成为端州最高行政长官。他主政端州,政声斐然,为端州的发展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。他还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。其中,七星岩的题字是现在仅存的包拯手迹,弥足珍贵。《宋史列传第七十五.包拯传》中还记载有他“不持一砚归”的事迹。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,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。

  端州出产的砚十分珍贵,历来被作为献给皇帝的贡品,实行限额开采。过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“进贡”名义层层加码掠夺百姓。包公到任不久,探访民情,便听说了这种盘剥砚工的事,针对这种弊病,专门出了一份告示,儆戒官员、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,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。这份告示,得到了百姓的拥护。“包青天”的威名便传之百里以外。

   三年后,包公离任,端城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。一些名流、士绅纷纷携物相赠,都被包公一一谢绝了。官船在一片赞扬声中解缆沿西江而下,不久就到了一个叫羚羊峡的地方。本来风和日丽,天色晴朗。但船过羚羊峡却风云突变,乌云翻滚,浊浪排空。

   包公感到事有蹊跷,心想莫非手下人背着自己私受贿赂,藏于船上?他马上命家人把随行人员叫来身边查问。他的随从书僮忽然跪下:“大人,有一事我忘了禀告,我们离开端州之前,当地乡绅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个,因小的认为是小事,没有启禀,私下替大人收了,现放在船上。”

   包公一听,当即命令书僮从速将砚取出。这块端砚,外包黄布袱,砚身雕龙刻凤,鸲鹆眼碧绿晶莹,果然是方好砚。但包公一拿到手,连看也没看一眼,随手将端砚抛到江里。说也奇怪,砚一落江,顿时风平浪静,云开日出。船开行不久,就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。包裹端砚的黄布,掉进水里,顺流而下,一片黄光,后来也成为沙滩。据说现在肇庆广利镇的“砚洲”和沙浦镇的“黄布沙”就是这样形成。砚洲和黄布沙离羚羊峡不远,在广州至肇庆必经水路上。

   包公“不持一砚归”,正体现了包公的清廉耿介、正直无私,为群众所赞颂,连端砚也增添了身价。



包公掷砚成岛——砚洲

   后人根据此传说,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,至今犹存,香火不断。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“砚渚清风”。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39 pm

“六分半书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  清朝扬州“八怪”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,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,经过一番苦练,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,能够乱真了。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,甚至被人讥为“书奴”。他自己也很着急,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,练得更加刻苦了。

 一个夏天的晚上,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,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,写着写着,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。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:“你有你的体(身体),我有我的体,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,写别人的体?”顿时,郑板桥仿佛恍然大悟,各人有各人的身体,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,本来就不一样嘛!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,而不走自己的路,写自己的体呢?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,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,没有创新,没有自己的风格,又有什么意思?他一下兴奋得跳了起来。从此,他取各家之长,融会贯通,以隶书与篆、草、行、楷相杂,用作画的方法写字,终于形成了一种“六分半书”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乱石铺街体”,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40 pm

郑板桥吟诗退小偷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郑板桥辞官回家,“一肩明月,两袖清风”,隐居乡里,潜心钻研诗词绘画安贫度日。

   一夜,一小偷打起他的主意,认为做过官的一定家中藏有金银,趁着细雨,小偷悄悄地潜进他家中。天冷月黑,而郑板桥此时刚写完文章躺在床上,辗转不眠。小偷进来被郑板桥看到,于是随口念出两句:“细雨蒙蒙夜沉沉,梁上君子进我门。”

   此时,小偷已近床边,听到一惊,知道自己已被发现了,当即伏下身子不动,过了好久估摸着郑板桥睡着了,猫身往前,谁知此时郑板桥翻了一个身又念出两句:“腹中诗文有几卷,枕下金银无半文。”毫无疑问郑板桥已经发现了他,并且在告诉他,家中有墨有笔,金银却是无有,让小偷快退出,另谋他门,小偷心想,不偷也罢。正要退出家门,郑板桥又念出两句:“出门莫惊黄尾犬,越墙勿损兰花盆。”小偷这才真正知道了郑板桥的为人,没有追查而且告诉自己退路,以免被狗咬打坏兰花盆,惊扰乡邻,逮住要吃官司,深感惭愧与感激,蹑手蹑脚地离开了郑家院子,郑板桥又高声吟了两句:“天寒不及披衣送,趁着月黑赶豪门。”郑板桥这种“有礼有节”清明处世的态度被世人传颂,经久不已。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42 pm

天下第一关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  “天下第一关”,又名“镇东楼”,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。古人称之为“两京锁钥无双地,万里长城第一关”。这里位置优越,形势险要,文物众多,气候宜人,风光绚丽,又是旅游者向往的游览胜地。

  山海关之所以被誉为“天下第一关”,一是从地理位置上,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;再就从地理形势上,依山襟海,雄关锁隘,易守难攻。长城东部起点的山海关,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“关”的代表称号了。

  "天下第一关"建于1381年。“天下第一关”巨匾悬挂于天下第一关箭楼二层正面,长5.8米,宽1.55米,上刻阳文“天下第一关”五个大字。其中“一”字长1.09米,“关”字竖长1.45米。这五个字,笔划简繁相去甚远,极难布局,但“一”字一笔不显单薄,“关”字多笔不显臃肿。匾上“天下第一关”五个大字,每个字结构讲究,布局章法得当,笔力沉雄,与形势相称,大有镇关之风,为关口增添了威严和光辉,也道出了关口的战略地位。

  箭楼上现存三块木质匾,其中有两块是后来摹刻的。一为清光绪五年(1879)王治摹刻,二楼外悬挂的是民国九年(1920)杨宝清摹刻。摹刻匾原有落款,后被油漆涂盖。原匾悬于一层楼内。

  原匾为何人所写,多年来众说纷纭。有史料可查的有光绪四年(1878年)编撰的《临榆县志、建置编、城池卷》记有:“‘天下第一关’相传明肖佥事显书。”民国九年(1920)临榆县令周嘉琛《重修第一关旧额记》中说:“有额曰‘天下第一关’笔力沉雄,与形势相称,游者相传为严分宜(严嵩)手迹。”不过现在大家多倾向于肖显所书。



  又据由伍联德创办的《良友画报》1933年第七十四期上著文说:“日本又在新年初一用飞机和大炮轰击山海关。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不到第二天就失守了。‘天下第一关’牌匾已经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品,运到东京,陈列在九段上的‘游就馆’了。”这样,就又多出一块牌匾。

  萧显,为山海关人、明成化年间进士,兵科给事中福建按察司佥事。传说萧显家境贫穷,连进京赶考的钱都没有。这时,有一位孤老太太很同情他,她自己并不富裕,却把一块祖传的古砚拿出来卖了十两银子送给萧显,还特意做了白豆干饭、萝卜粉条汤给他吃。萧显感激得热泪盈眶,转身挥毫,在宣纸上写下了:“天下第 关”四个大字,双手托住恭恭敬敬地捧给孤老:“听说皇上要给山海关东门的箭楼挂块'天下第一关'的横匾,我现在先写出这四个字,您到时候献上去,皇上一定会找人补写'一'字,到时您再来找我。”

  果然,不久,孤老奉旨来找萧显补写“一”字。萧显这时已经考中做了大官了,但他仍恭恭敬敬地对孤老说:“请您老给我磨满满一缸墨,再做一顿当年那样的白豆干饭、萝卜粉条汤吧。”孤老照他的话去做了。吃饱了饭,萧显把头发扎成一根“绳刷子”,伸进墨汁缸,用力一搅,饱蘸浓墨,在宣纸上一甩、一挫、一拖、一顿,一个笔法如神的“一”字就写出来了。 孤老将“一”字献上去,皇上重赏了她,使她得以安享晚年。而从那以后,“天下第一关”这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就高高地挂在山海关东门的箭楼上。

  还传说萧显受命书写此匾时,先以扁担作笔苦练两个月,最后用肩膀挥动扁担书写,才一气呵成写完此匾,所以力足墨饱,顿挫得当。后人称赞此五字形若蹲猊,雄强而茂密。挂到城楼后,人们发现“下”字少了一点,萧显于是在城楼下团起一块麻布,饱蘸浓墨,飞箭射去,恰好打到点儿上,这一绝招,使“天下第一关”匾额更加声名远播。萧显见名胜之处多有俗人题名刻字,心里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何,因而耻于留名.这倒使得他的名字流传得更为久远,也使得“天下第一关”之上所悬匾额成了“天下第一额”呢!
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50 pm

康熙学书法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,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,便让康熙学习。康熙也乐此不疲,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,便试着上街写字。一天,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,在大街上铺开纸张,挥笔写到:“莺归燕去长悄然,春往秋来不知年”。

  因疏忽把悄然的“然”字丢了上边的一点,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,自言自语道:“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,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?”

  话音刚落,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“然”字上添了一点,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,恰到好处。康熙见状惊问:“请问老先生尊讳?”人群中有人搭话:“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!”听说是赵涵,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,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。赵涵也不客气,从运笔到布局,从揣摩到腹稿,讲得头头是道。康熙听了如醉如痴,不住地称奇:“先生造诣颇深,教诲之言当为师训。”分手时,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,并请赵涵进京称臣。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,吓得连连叩头:“万岁明鉴,恕小人无礼!”

  康熙私访回京,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,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。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,说:“康熙学字数十年,只有一点像赵涵。”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。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,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。
(来源:2005-09-19  老年日报)



《行书柳条边望月周》纸本 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
回頂端 向下
老泉

老泉


文章數 : 1940
注冊日期 : 2014-06-29

书法家的故事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书法家的故事   书法家的故事 Empty周四 2月 12, 2015 4:52 pm

吴昌硕拜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“师说一篇陈历历,门生再拜舞蹲蹲”。这是艺术大师吴昌硕题杨见山遗像中的两句诗,忆他承师杨翁的一则轶事。
杨见山名岘,号庸斋,自号藐翁,浙江湖州人。工书法,精经学,擅诗文,特别是他的“八分书”,二分似隶,八分像篆,怪石嶙峋,遒劲古朴,别具一格。他为湖州千臂亭所书“千臂亭”三字及题跋,千钧笔力,字字珠玑,尤为今人所赞叹。吴昌硕与杨见山早年在吴兴华楼桥潜园主人陆心源家认识。那时,杨见山是吴兴有名的“六才子”之一,经常诗酒会于潜园;吴昌硕则随陆氏手拓《千臂亭古砖图录》,早就有拜杨见山为师之意。
吴昌硕辞去安东令以后,流落苏州街头,以卖画为生。一天,他庄重地备了一份大红帖子,一身整齐,去寓庸斋拜杨见山为师。杨见山是个意气潇洒、生活不拘细节的人,一见吴昌硕这副样子:短褂长衫,衣冠楚楚,一进门便拱手长揖,有单膝下跪之意,不禁哈哈大笑道:“俊卿兄,你这是干啥呀?”吴昌硕不知所措,一本正经地回答道:“我是来恭恭敬敬拜你为师的哩!”杨见山听后,双手一摊道:“你看我……”吴昌硕朝他一望,杨见山布衣不整,满头蓬发,脚上的一只鞋子也穿倒了。两人哈哈大笑起来。吴昌硕正要掏呈帖子,杨见山连忙制止道:“快收回,快收回,你我同里同艺,何师之有!”吴昌硕只好收回帖子。为了记志这一承师趣事,他在呈杨翁一首诗中说:“奇文诸子笔,余事八分书,迎客履倒著,说诗头懒梳。”
吴昌硕第一次拜师不成,杨不肯接帖。第二次,他用极其认真的工楷,写了一封长信给杨见山,再次要求“称师”,列于门下。
杨见山看过信,深感吴昌硕求师学艺的挚诚,表示愿意以兄弟相称,共同切磋艺事,但仍婉言谢绝称师。他在长长的复信中说:“来函敬悉,如此称谓(指吴称杨为师),未免太俗,拟仿从前沈仲复与藐订交之例,彼此赠物,即俗间之换帖也。犬马齿差长(杨比吴大25岁),藐潜称兄,君即吾弟。师生尊而不亲,弟兄则尤亲矣。一言为定,白首如新。”吴昌硕读后深为感奋。此后,杨吴两人诗书往来甚密。吴昌硕客苏州、寓沪上时,藐翁不时有诗作寄赠,书画请吴题款,并将自著《迟鸿轩诗集》手稿寄吴指疵;吴昌硕也经常有金石书画呈藐翁教正,对杨见山推崇备至。
吴昌硕和杨见山换帖兄弟相称,深交数十年,但一直师称杨见山,他以“藐翁吾先师”之句题诗作书,并自称“寓庸斋内老门生”。艺术大师尊师重道之忱,虚怀若谷之心,足以传为佳话。

摘自:美术报 孟博远(江苏)


回頂端 向下
 
书法家的故事
回頂端 
1頁(共3頁)前往頁面 : 1, 2, 3  下一步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高山流水书法论坛 :: 您的第一個分類 :: 【书法知识】 :: 书法小故事-
前往: